(濮存昕:一般崇拜明星真的别来看。濮存昕,什么明星,您别来看,我不是。我现在是这个戏的角色,索尔尼斯。戏剧在我的心目中不是娱乐,真的不是娱乐。想开心,甭进来。卡拉ok可以完成你初级娱乐,可以不进剧场。所以剧场的大门是为知识分子打开的。)
早就听说《建筑大师》是一部晦涩难懂的话剧,濮存昕先生也早就放出过类似于“看不懂就别来看”这样的狠话,不过昨晚冲着两位著名演员而走进剧场的观众,还是大有人在。
(观众:我比较喜欢小陶虹。)
(观众:因为对演员比较感兴趣。)
(观众:看濮存昕好多年了。)
简单的舞台布景,略显黯淡的灯光,一张火红色的沙发椅,濮存昕悄无声息地躺在上面。整出戏几乎在观众还没有察觉的时候悄然开场。
(想想看,建筑师,建筑大师索尔尼斯,他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对。您看起来倒是一直都是一帆风顺。这方面我没有什么抱怨。)
濮存昕扮演的索尔尼斯是一位天才建筑师,然而晚年功成名就的大师却陷入了一种无药可救的病态心理,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,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,更担心年轻人后来居上。大多数时候,濮存昕在沙发椅上保持着慵懒随意的半卧姿势,喃喃自语般地吐出一串串台词。
(它们喜欢追逐自由的空气。鹰酷爱追逐。要是海盗就好了,猎捕是他们的天性。他们还有什么?快告诉我。强健的良心。)
说随意也好,说癫狂也罢,在濮存昕看来,这就是一种所谓的“不演而演”的状态,也正是他在这部戏里所追求的境界,其基本前提是对剧情的彻底消化,大彻大悟。
(濮存昕:台词都会是自己编着说的。因为我知道意图了,我就不完全是严格地按照背词来说。说错了都没有关系,因为你懂得意图,你知道方向,你就会自己去发挥自己。越是不确定,越有可能特别地彰显你在舞台上的那种能量。)
而陶虹饰演的神秘少女希尔达,则与索尔尼斯形成鲜明对比,她青春,充满活力,穿着时髦的服装在舞台上蹦蹦跳跳。她的出现,唤起了建筑大师内心沉睡已久的理想和欲望。
(广场上响着音乐,好几百人,我们这些女学生都穿着白衣服,手里举着旗子。你爬了上去,一直爬到了顶,你手里还拿着一个大花环,你把这个花环挂在了风向标上。站在下面看着你,真是惊心动魄。)
最出人意料,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幕,出现在尾声部分。几何造型的布景突然向两侧打开,一架20多米高的天梯出现在舞台上,濮存昕手持花环拾级而上,缓缓走向生命的尽头。
建筑大师最终选择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,这也是全剧最令人费解的环节之一。在濮存昕看来,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内涵。
(濮存昕:它寓意着一种精神上的升华,寓意着一种精神品质的灭和生的问题。只有让他死亡才能新生。021757你敢于死吗?这个死不是一般意义上生命的死,是放下去,你能检讨吗?你能承认自己有罪吗?你能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吗?你能在成功的高点上放下架子重新开始吗?这都是生和灭的哲学层面上的问题。)
也许是为了一改整出戏压抑晦涩的格调,谢幕时两位主演竟然蹦跳着登场,迎接观众的掌声。
濮存昕曾经说过,他相信上海观众的文化修养和理解水平,相信《建筑大师》在上海能够觅得知音。前晚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部分观众,他们大多表示,虽然不能完全看懂戏里的全部内涵,但总体上还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。
(观众:能够领会到导演想要表达的一种精神。)
(观众:其实并不是百分之百看得懂,但是大部分还是懂的。)
(观众: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大众非常熟悉的一些戏剧,我感觉有必要让观众了解易卜生其他的一些戏剧。)
不管怎么说,各类作品的百花齐放,才能构筑起繁荣的话剧舞台。陶虹的一番话,也许很能代表众多普通观众的心声。
(陶虹:每个人可能来看这个戏的过程中,也不会说我完全看不懂。肯定还是能找到一些你能够理解和共通的地方。当然你想把它全看懂,也确实有点费劲。但是我觉得无论你有多少戏剧经验,你可以仰视大师,你也可以敬仰他,但是也不要被他吓着。其实对我们来讲,有这份热爱的话,对你来讲就是一份戏剧观演经验。)
新娱乐在线上海报道